防水施工工艺是提升建筑耐久性的关键环节,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设计、规范施工和精细维护,构建多层次防水体系,有效抵御水对建筑结构的侵蚀。
材料选择是基础。不同部位需适配针对性材料,例如屋面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,其耐候性和抗拉伸性能可抵抗紫外线与温度变化;地下室则结合三元乙丙橡胶卷材与聚氨酯涂料,形成复合防水层,既阻隔地下水渗透,又适应结构变形。材料质量需严格把控,劣质卷材易老化开裂,劣质涂料易脱落,直接影响防水寿命。
施工工艺是核心。基层处理需确保平整、干燥、无油污,例如卫生间地面需用堵漏王分三次填补管根缝隙,避免沉降拉裂防水层。卷材铺贴需控制搭接宽度不小于10厘米,采用热熔法粘结,防止空鼓;涂料施工需分多遍涂刷,厚度达标,例如聚氨酯涂料需形成坚韧防水膜。细部节点如阴阳角、地漏处,需增设附加层,采用“一布两涂”或“三涂两布”工艺,强化密封性。
后期维护是保障。定期检查防水层,发现裂缝或脱落及时修补;避免在防水层上打孔、开槽,防止破坏;保持排水系统畅通,例如屋面设置合理坡度,地下室安装有效排水管道,减少积水压力。通过这些措施,防水层可长期抵御水侵蚀,保护钢筋、混凝土等结构材料不被腐蚀,避免因渗漏导致的结构强度下降、墙体发霉等问题,显著延长建筑使用寿命。